都說普洱“越陳越香”,我自家存了幾年的茶香氣為何會消失?

都說普洱“越陳越香”,我自家存了幾年的茶香氣為何會消失?

8閱讀 2019-03-11 06:23 常識

相信很多茶友們在品飲、收藏老茶的過程中可能都會發(fā)現(xiàn),有很多種茶香會伴隨著時間流逝而消散(此處拋開倉儲有問題的茶不談),大部分老茶都并不具備其“年輕時期”的豐富香氣,那為何如此?

客觀地說,普洱茶的原有的部分內涵物質確實會隨著陳化而流逝的,茶多酚、氨基酸和咖啡堿等主要內含物質都會有所減少(更多的是在陳化的過程中進行了轉變)。



這直接可在品飲中得到明顯的體驗,代表苦、澀的咖啡堿、茶多酚明顯減弱,咖啡堿給腸胃帶來的刺激和提神效果也幾乎不顯,鮮爽度的降低也說明氨基酸含量確確實實在減少,更不用說體現(xiàn)香氣的速溶性內含物質了。那何為“越陳越香”?


首先,讓我們先了解主要香氣種類!普洱茶的香氣是其品質特征的體現(xiàn)方式之一,我們往往可以通過普洱茶的香氣及其在沖泡品飲中的變化,再借助于其他外在的表現(xiàn)方式比如滋味、體感等,來判斷一款普洱茶的原料品質、加工工藝以及曾經的倉儲狀態(tài),來判斷這款茶品的好壞,確定其品飲以及收藏價值。



普洱茶中的香氣從何而來?有人說是與之生長的環(huán)境有關,最典型的說法就是普洱茶的樟香與他生長的環(huán)境中的樟樹有關,這種說法對不對呢?


我們知道綠茶的香氣往往與之生長的環(huán)境有關系,比如太平猴魁的蘭香,比如洞庭碧螺春的花果香,似乎已是十分確定的了,因為離開了那個特定環(huán)境種出來的綠茶確實沒有原產地的特定的香氣。


但是,普洱茶因為有長期存放和轉化的原因,在香氣的形成上就比綠茶要復雜得多。普洱茶原料產地之廣、生產季節(jié)之長、等級之多、加工工藝之眾、倉儲環(huán)境之異造就了普洱茶區(qū)域香型非常復雜。普洱茶的香氣既包含其新茶時自帶的芬芳,又包含被認定是在長期的存放轉化過程中形成的芳香物質。這些芳香物質在數(shù)量和類型上相當多,因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、倉儲環(huán)境不同、茶的轉化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比例,從而形成不同的香型。



都說茶樹的喜好習性與人是非常相似的,相似的溫濕度、相似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四季如春的云南不只令人感到適宜,同時也正是最適宜茶樹生長的,大概這也正是茶樹源自云南的原因吧!云南省復雜多變的地形造就了一縷茶香就是一個地域特色,一片茶葉亦是一種民族文化。


以至于目前仍有許多未被人們發(fā)現(xiàn)、開采的天然古茶園,這“高山云霧出好茶”、“百山百韻”等美譽絕對是名不虛傳、實至名歸的。


細分普洱茶香氣,最少可以說出十幾種,但最受人們喜愛的實屬蘭香與蜜香,這兩者在生、熟普洱中皆很常見?!跋阌诰蓬捣继m氣,圓如三秋皓月輪”,這是描寫普洱茶最美的詩句,也正闡明是古人對普洱茶最真切的印象,蘭香無疑是普洱茶最美的香氣之一,純正優(yōu)雅,風韻迷人。


蜜香比較常見,很多普洱茶品經過一定時期的存放、倉儲,往短短幾年即可會有蜜香出現(xiàn),陳化期較長的熟茶中更為明顯,這兩者最易被茶友們接受。


荷香來自幼嫩的普洱茶菁(筆者至今依舊很難區(qū)分荷香與毫香的差別),芽頭雖非辨識普洱茶好壞的標準,但荷香深受“嫩芽黨”茶友們的喜愛,是辨識茶葉嫩度的衡量標準之一。梅子香、棗香這類果香相對常見,煙香和木香也深受特定的一部分茶友們喜愛,這四者本身辨識度很高便不再多介紹,往往會與花香、蜜香等并存。


值得一提的是樟香與陳香,這兩者在人們生活中聽起來并非是多么令人愉悅和喜愛的氣味,但這兩者卻是衡量老生茶的一種標志(藥香與參香是衡量老熟茶的標志),是我們憑借氣味辨識普洱茶年份和倉儲的有利手段。普洱茶“越陳越香”的特質是奇偶我們追求和收藏先決條件,而真正能實現(xiàn)越陳越香的香氣,無外乎這兩者與前文提到的蘭香。


我們要知道,普洱茶在制作過程中的重要工序“低溫殺青”保證了內含酶類物質的活性不被殺死,同時也將其進行鈍化,使其具有更大的轉化空間。普洱茶“陳化”的原理,是茶葉內含化學成分進行非酶促自動氧化,發(fā)生氧化、降解和轉化,引起褐色物質形成和香味改變的過程。


在茶葉倉儲過程中,類酯、醇化合物氧化,產生的揮發(fā)性成分具有蘭香、樟香、陳香等味的特征;多酚類化合物、氨基酸、糖類的自動氧化,形成茶褐素和黃褐色聚合物等;多糖類的物質生成,增加了茶湯的甜度;茶中多糖類和有機鍺產生一定的化學作用,于沖泡時既能溶于水,有機鍺進入品茗者體內,達到補氣功效。


使普洱茶青味散盡、陳香顯露、色澤褐變、茶湯紅褐,苦澀物質降低,滋味逐漸轉甜、趨于醇和,同時茶氣也會明顯增強。


這就導致陳年普洱茶的少去了令人不悅的苦澀等刺激感與青味,增加了甜度、滑度、茶氣等等令人心曠神怡的特質,這才使得“越陳越香”成為實質,這便是我們藏茶的真實依據(jù)!

來源網絡

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

上一頁:茶葉是如何分類的?

下一頁:吉普號“蛇龍之變”生肖紀念小龍珠

相關閱讀

茶友網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